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濮阳• 他山之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民心工程让百姓平安幸福

作者: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字体:大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1-28 09:32:09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左三在濮阳调研平安建设工作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左三在濮阳调研平安建设工作

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许甘露(前排右一)调研濮阳公安工作

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许甘露(前排右一)调研濮阳公安工作

3269A63294914BEF0D98FCC4D4891A8F.jpg

濮阳市委书记何雄(右一),濮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景良(右二)调研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濮阳市市长赵瑞东调研消防安全工作

濮阳市市长赵瑞东调研消防安全工作

龙都公安人民卫士加强巡逻防控

龙都公安人民卫士加强巡逻防控

濮阳市视频监控中心监控员正进行视频巡查

濮阳市视频监控中心监控员正进行视频巡查

公安民警进校园普法

公安民警进校园普法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平安幸福是百姓的企盼,和谐稳定是百姓的心愿。今天,站在龙都濮阳这片土地上,我们为平安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而惊叹,也为平安建设的一幅幅生动画面所吸引。

据河南省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省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调查,濮阳市2015年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一,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这是濮阳市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蝉联全省“双第一”,也是自调查开展以来,持续获得全省“双第一”的唯一省辖市。此外,南乐县安全感、满意度在全省158个县(市、区)中排名“双第一”,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众安全感在全省27个开发区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濮阳市委、市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以群众安全感为引领,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动力,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嘉奖为“平安河南重大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平安建设先进省辖市”,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已成为濮阳市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

聚民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

濮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数量“三量齐升”,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2015年,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赶超态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上下呈现出团结和谐稳定、风清气正劲足的良好局面,为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打下坚实基础。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10.6%;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163.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位居全省第二位。

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综合提升建成区,加快发展示范区,推进绿系水系、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解决好转移人口的就业、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补贴农民进城买房,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5%。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97所,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安工程项目47个,新建改建校舍5.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21所,新建改建村卫生室629所。

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滩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5万人。

安民心 打造治安防控体系 发展向上,生活向好,百姓还有哪些期待

“群众安全感是最大的民生。”濮阳市委书记何雄多次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突出性、基础性、长远性问题,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化平安濮阳建设。

濮阳市连续四年将“满天星”技防工程建设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满天星”前两期建设,全市财政累计投入5.6亿元;2015年,根据全省“视频监控规范提升年”活动要求,按照“关门、把口、扫盲、拓展、补漏、加密”的建设思路,又投入专项资金1.6亿元推进三期工程建设。目前,该市已建成监控探头42300余个,其中高清探头23000余个,建成高清智能卡口169个,全市72个乡(镇)监控平台完成了升级改造,2950个村居高清探头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市、县、乡、村“三级平台、四级联网、高清探头全覆盖”的目标。加强监控中心和监控员队伍建设,市级中心在原有40人基础上,新建第二监控中心,完成巡控中心、实战中心、解析中心、运维中心等部门专职人员配置。落实好市、县、乡三级中心24小时实时巡控,实现了“看得清、控得住、调得出、用得上”的目标。

据统计,“满天星”投入使用后,濮阳市街面“两抢”案件基本绝迹,各县(区)案件发案总量不同程度下降,依托视频监控主动打击数已占现行案件总数80%以上,彰显了震慑和打击违法犯罪的作用。

濮阳市各级政法部门坚持以打开路,重拳出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每年集中开展“百日追逃”专项行动,2015年共抓获网上逃犯529名,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三位。严打多发性侵财犯罪,全市共刑拘侵财犯罪嫌疑人404人,公诉侵财犯罪嫌疑人169名。深入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审判决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14人,判决涉恶犯罪分子71人。新发命案14起全部侦破,破案率动态保持在100%。仅用三天时间就抓获流窜多省作案、多次持枪抢劫金店案两名嫌疑人;成功抓获流窜多省作案的公安部A级通缉犯么贵虎,公安部贺电表扬。

不断加大对城中村、商场、医院、车站、学校、集贸市场等9类乱点部位专项治理。组织开展乱点部位专项督察,对16个存在问题的乱点部位进行黄牌警告或挂牌整治,全市乱点部位整治合格674个部位,190个部位刑事治安案件呈下降趋势,470个部位实现了零发案。完善社会治安“三色”预警管理制度,对乱点部位实行滚动排查、滚动治理,对35个单位进行预警通报,对29个单位进行挂牌治理,整治达标率98%。2015年,濮阳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7.6%、5.3%,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的目标。

全面加强反恐应急处突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了500人的专业反恐应急处突大队,组建2000多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建立落实重点部位武装定点执勤、城区街面武装巡逻处突备勤、高峰时段动态勤务、核心区“1分钟处置”四项机制,有效整合公安民警、武警、专职巡防等力量,与指挥中心、视频监控、治安卡口等技术手段有机结合,严密防范暴恐和恶性事件的发生,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目前,濮阳市已经形成以“满天星”工程为龙头、以专业人防力量为支撑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这是一道打防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是一道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网。

顺民心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为有效避免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民心在基层凝聚、问题在基层解决,濮阳市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建设作为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来抓,注重源头化解,畅通民意渠道,构建多元化解机制,使人民群众气顺心安。

“对信访稳定工作要看存量化解、看增量多少、看终结退出、看非访整治、看重点领域治理。”濮阳市委书记何雄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分包疑难信访案件,市、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定期开门接访。市委评价领导干部是否尽责担当,既看发展也看稳定,把信访稳定和招商引资作为两个专项一并考察,列入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网络。濮阳市把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作为转变作风、理顺民心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群众俗称“矛调110”,确定了“综治牵头、司法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基层矛盾调解化解组织模式,“动态排查、源头治理、分级调处、协调联动”的工作模式以及“逐级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的推进模式。2015年,该市搭建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在县(区)建立县级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在乡(镇、办)建立社会矛盾调处工作站,在行政村设立调解室,建立调委会,累计投入5680余万元,建成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7个、乡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76个、村级工作室2538个,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分别配备10名、3至5名、2名以上专职调解员,基本实现了基层矛盾排查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抓小、抓早、抓苗头,将各类矛盾纠纷处理在初始,化解在萌芽。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动态研判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市每两个月、县每个月、乡每半个月、村每周召开一次例会,研判形势,化解疑难案件;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各县(区)将县(区)、乡调解中心工作运转经费、调解人员补贴、案件奖励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持续列支,年底评出金牌、银牌、铜牌调解员。如今,矛盾调解工作已纳入濮阳市委重点项目,随着群众参与度、认可度逐渐提高,全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良性运转机制已经形成。

畅通群众信访诉求渠道。濮阳市委、市政府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载体,把解决具体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批给谁、谁承办、谁负责”的要求,落实责任,创新机制,认真办理“市长信箱”群众来信、人民网网民留言6508件,中央、省委政法委交办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全部按期办结。

2015年,濮阳市各级调解组织共受调矛盾纠纷5230件,调成率98.45%。惠风和畅,拂过龙都。

贴民心周到服务送上家门“群众的意愿、评价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

要以建设平安濮阳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基层建设,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濮阳市市长赵瑞东说。

按照聚焦“基层规范化建设、职能作用发挥”两个重点,濮阳市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紧贴最基层的群众,把周到的服务送到乡村和社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切实加大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力度,推出便民利民措施,推行简政放权。加强乡(镇、办)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宣传、文化、计生、民政、社保等部门服务资源,实行集中办公、联网办公,确定了1830个便民服务代办制试点,群众不出村(社区)就可以办完与自身有关的生活事项。

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以十个层面“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六有六无一满意”为标准,扎实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目前,该市十个层面基层单位创建覆盖面100%,达标率91%。濮阳市综治办联合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职能部门,对乡镇、村居、学校、医院、车站、旅馆、网吧等组织暗访,对出现问题的单位实施重点管理、黄牌警告和通报批评,对相关问题实行跟踪整改。坚持成员单位联系基层点帮扶平安创建制度,对40个基层联系点进行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扎实推进“一村一警”网格化管理工作,市(县、区)政法委、公检法司的每一位政法干警都确定一个行政村(居)作为基层联系点,充分利用“一村一警”和矛盾纠纷调处组织建设工作优势,以完善治安管理、排查化解矛盾为主要任务,兼顾社会服务,在濮阳市全面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即设立乡镇、管区、村、组四级网格,以网格为管理单元,以基层组织为支撑,动员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群众多元参与,坚持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考评,推动社会服务管理触角向末端延伸,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

深入开展文明执法活动,在全市228个政法窗口单位组织开展“一张笑脸热情迎送、一杯热水温馨便民、一张名片跟踪服务、一次性明白告知、一站式高效办理”服务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平安建设工作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濮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景良表示,濮阳的平安建设工作将抓实争创全省平安建设先进省辖市和信访工作先进省辖市“两个载体”,打造平安濮阳、法治濮阳、过硬队伍“三个品牌”,突出公共安全、护航发展、立体防控、矛盾调处、网格管理、信访法治化、基层基础、严管队伍“八个抓手”,为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政法支撑。(记者 王映 通讯员 姜国涛)



责任编辑:李俊